在家乡,发挥技能优势助力乡村发展;在校园,参与实践争当校园文明使者;在社区,从小事做起为居民解难题。3月初以来,贵州省各大职业院校纷纷结合自身办学情况,持续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志愿活动,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弘扬传承雷锋精神和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,大力传承和拓展雷锋精神。
为助推地方团委工作与高校团委融合发展,遵义职院与新蒲新区党工委群团工作部签署校地共建协议,双方将切实搭建好大学生综合实践平台,努力在项目共建、资源共享、成果共用、展示交流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。
遵义职院与新蒲新区党工委群团工作部签署校地共建协议
【资料图】
2月27日,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则邀请雷锋班22任班长、沈阳化工大学特聘思政教授吴锡有进校宣讲。围绕雷锋生前的故事、雷锋精神的内涵、雷锋精神陪伴其成长的历程,整场报告感人至深,引发共鸣,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。
“为什么要学”雷锋精神、雷锋精神“学什么”“怎么学”雷锋精神,连日来,雷锋二字成为全省高职院校里的热词。通过开展理论讲座、实操培训等方式,校内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加强能力建设,引导学生志愿者优化服务流程、完善服务标准、提升服务质量,助推志愿服务朝规范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方向迈进。
贵州食品工程职院志愿者在给小学生介绍雷锋的事迹
“志愿服务涉及很多方面,志愿者需要明确自身长处。同时,要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培训工作,大多数志愿者是抱着学习和帮助他人的初衷而来,作为组织方不能让大家失望,也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。”云岩区青协副秘书长周旋对记者说。
除了校内活动,贵州职校生们也积极走出校门,发挥自身技能优势,拓展活动内容、创新活动形式、丰富活动载体,用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闪烁出时代新风。
近日,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30名师生志愿者,一来到都匀市匀东镇附城村便吸引了当地村民的目光。闻讯而来的村民陆续从家中拿来不能正常工作的小家电给师生“会诊”。在现场,志愿者们认真查找故障原因,积极处理检修,共计为群众修复电磁炉、电饭煲、热水壶、煤气灶等故障家电20余件。
贵州机电职院电气工程系志愿者在维修家电
雷锋精神宣讲、科普航天知识、教授传统绘画、开展文艺表演……3月21日,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格外热闹。当天,贵州食品工程职院50余名学生到校与五年级学生一道,共同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。“此类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,同时还加强了校与校之间的活动交流。”清镇市红枫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陈勇说,今后,将一如既往地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。
3月18日,贵州工商职院大健康学院的师生们,则在清镇市滨湖街道乡愁社区为居民提供专业的颈肩部推拿、贴耳穴疗、健康科普、义诊咨询等服务。本次义诊测血压、血糖100余人,中医推拿治疗80余人,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。
“一次次的志愿者活动,用脚步丈量初心,用行动践行使命。一个个小‘我’,才能构成了一个强大的‘我们’,作为大学生,就应该在志愿服务中积极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,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”贵州轻工职院2021级学生王通贵说。
贵州轻工职院2021级学生王通贵(右一)在入户走访
在学雷锋系列活动中,全省职业院校的师生们以各种形式学雷锋、树新风,从雷锋事迹、雷锋精神中汲取力量,争做志愿服务理念的倡导者、志愿服务活动的践行者、志愿服务行动的推动者,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。
践行雷锋精神永无止境。贵州食品工程职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杨卫表示,要学习雷锋服务人民、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,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中。要学习雷锋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、精一行的敬业精神,努力以钉子的“挤”劲和“钻”劲,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。要学习雷锋勇往直前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,敢为人先、敢闯新路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
编辑 何登成
关键词: